黟县西递镇:文叙堂里映初心 红色传承铸丰碑

发布日期:2025-07-08 17:42信息来源:黟县西递镇 作者:胡镇 汪燕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   收藏

“我们既要守护好古建筑的原真性,也要让红色基因活起来。”黟县西递镇相关负责人表示。近日,黟县西递镇石印村党支部领三十名党员在文叙堂开展“七一”活动,追忆1949年那段烽火岁月——当黟县第一届人民政府在此宣告成立,这座百年古祠便与红色革命结下不解之缘。

 

历史钩沉:徽韵古祠镌刻百年风华

据《黟县县志》记载,这座气势恢宏的祠堂始建于明末,由珠坑人王俊得在担任广东布政使期间倾力修建,耗银数万两。整座建筑严格遵循徽派传统,采用“三进五开间两天井”的经典格局,中轴对称,层层递进,总面积达538.3平方米。

祠堂内两尊黟县青石鼓,鼓面直径1.2米,鼓身浮雕有祥云仙鹤等纹饰,承载着百年风雨的沧桑。两侧有“八骏图”“十鹿图”“龙飞凤舞”“渔樵耕读”等多幅石雕作品,动态传神令人叹为观止。飞檐翘角间的木雕装饰古朴雅致,瓦当纹饰精美绝伦,处处彰显着徽州工匠的巧夺天工。这些徽雕艺术瑰宝不仅展现了徽商鼎盛时期的文化追求,更承载着“忠孝节义”的精神内涵。

红色基因:革命星火照亮精神家园

文叙堂的传奇不止于建筑艺术,历史的回响与红色的脉搏交织,为古建筑赋予了新的灵魂。1947年,黄西游击队挺进珠坑,将革命火种播撒于此。1949年初,游击队决定在此成立东文乡民主政府。1949年4月,按照皖浙赣工委的指示,黟县第一届人民政府在文叙堂宣告成立,近千人参与这场盛会,这座古祠从此成为皖南革命的重要坐标。文叙堂通过实物展陈、场景复原、视频轮播等形式,生动再现了“黟县第一届人民政府”诞生的历史场景。石印村驻村工作队介绍:“这里不仅是祠堂,更是一部立体的革命教科书。”

荣耀新生:薪火相传绘就时代新篇

近年来,文叙堂的红色价值不断被挖掘与升华,2022年入选黄山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基地,2024年跻身全市“红色印记”康养疗愈基地之一,2025年更启动廉政教育与爱国拥军基地申报工作。“我们既要守护好古建筑的原真性,也要让红色基因活起来。”西递镇相关负责人表示。站在新的历史节点,石印村正以文叙堂为核心,通过创新展示手段和体验项目,让革命历史更加生动可感。数据显示,2024年至今,共接待30批次近600人到文叙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带动销售腊八豆腐等农特产品三千余元,村内民宿、餐饮等接待量同比增长140%,配套服务也得到相应发展,红色旅游的带动效应初步显现。

从明末清初的宗族祠堂,到战争时期的革命据点,再到新时代的教育基地,文叙堂守望了四百年的日升月落。历史的回声与时代的号角在此共鸣,这座承载着文明记忆与革命精神的古老建筑,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续写新的传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