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宁县板桥乡梓坞村:赓续红色血脉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
金秋十月,休宁县板桥乡梓坞村层林尽染,远山含黛与近水澄碧相映,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点缀于碧波潺潺的溪流之畔,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皖南山水田园画卷。这座承载着千年徽州文脉与红色革命记忆的古村,正以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的“绣花功夫”推进和美乡村建设,让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时代的蓬勃生机。
红色沃土育根脉 古村新韵载荣光
梓坞村是在明代洪武年间,由宋氏从三十里外的石潭村迁来,2019年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,这里不仅是徽文化的活态传承地,更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皖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。烽火岁月里,军爱民、民拥军的感人故事代代相传,为古村烙下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。如今的梓坞村,已蝶变为“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”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农家乐特色村”。漫步村中,红色印记馆珍藏着珍贵的革命文物,双拥文化广场诉说着军民鱼水情深,红军廊桥与红军鱼塘见证着那段峥嵘岁月;省级文保单位宋氏祠堂庄重肃穆,泉水鱼展示馆旁的五十五载龄“鱼王”静卧碧水,松珍公路、徽饶古道、梓查古道穿村而过——这些独特的文化符号与自然景观,共同构筑起梓坞村“红绿交融”的精神家园,绘就了“古韵今辉”的独特魅力。
精雕细琢塑新颜 生态宜居惠民生
以“鱼趣梓坞”为建设定位,梓坞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工作队紧扣生态优化、文化传承、治理提效三大要素,全面按下和美乡村建设的“加速键”。今年以来,一场聚焦民生福祉的“微改造”工程深入实施:累计铺设各类雨污水管网4030米,新建污水处理池1个,新增卫生改厕5户,拆除无功能建筑3处,安装82盏太阳能路灯点亮山村夜色;村委会广场升级为村民休闲活动中心,扩建的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,每一处细节的提升,都在为村民的幸福生活“加码”。“以前村里雨天污水横流,现在管网畅通了,环境变美了,晚上出门有路灯,休闲有了好去处,日子越过越舒心。”村民宋惠仙的朴实评价,道出了和美乡村建设的民生温度。通过系统性的生态治理与基础设施完善,梓坞村正逐步构建起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的宜居宜业家园。
红绿融合促振兴 产业兴旺谱新篇
“我们将以梓溪自然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、军民共建示范村为抓手,推动生态茶园、泉水养鱼、农特产品加工、乡村旅游、民宿餐饮等产业深度融合,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宋爱华信心十足地描绘着发展蓝图。这片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自然资源禀赋优越:21350亩苍翠林地涵养生态,1280亩优质生态茶园飘香,100余口清冽泉水鱼塘孕育特色产业,为多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由于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得到不断提升,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,如今千余名村民稳步迈入小康生活。每逢春节,在外务工的村民购买的百余辆自驾车停满村道与停车场的热闹场景,成为大山深处最温暖的风景。从红色热土到和美乡村,从传统古村到振兴样板,梓坞村正以红色基因铸魂、以绿色生态赋能、以产业融合聚力,在皖南的青山绿水间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圆满答卷。